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书名: 被讨厌的勇气 author: 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岸见一郎是日本的哲学家与心理学家。他在《被讨厌的勇气》后记中写到自己的研究领域就是古希腊哲学与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古贺史健是一位自由撰稿人。

维基百科上介绍,阿德勒是心理学三大巨头之一,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郊区小镇,犹太后裔,曾经是弗洛伊德的早期重要门徒,后来因学术理念不同而分道扬镳,创立个体心理学。他强调社会文化中的自我心理,认为身体与心理是一体的,把无法分割的个体作为研究对象而不是分开生理与心理。阿德勒心理学是一个为了改变自己的心理学,是一个活在当下的心理学,是一个使用的心理学,坚信目的论的哲学。(看上去很像心灵鸡汤,但确实经过了严密的逻辑思考)

实际上,这本书虽然是日本作家与哲学家一起写的,但真正的思想来源其实是德国的心理学家,阿德勒。根据维基百科上列出阿德勒的主要思想,这本书几乎覆盖了全部方面。值得用强有力的思维细细一看。

书里主要分为五个方面:

楔子

楔子部分假想了一个年轻人拜访哲学家的情况,现实中对应的是古贺史健和岸见一郎,仿照的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与年轻人对话的方式,提出了“人生本来就很单纯”、“我们都是居住在各自赋予其意义的主观世界里”等基本观点和纲要。整本书后来也同样采用这这种形式,是我所读过的书里很别致的一种,有小说的类似结构变化与吸引力,避免了复杂严肃话题的无趣性的同时传达了阿德勒心理学的精神。当然,这种对话方式可能会带来一种错乱的感觉。需要读者慢慢理清体会。 可以说这本书就是用谈话的方式阐释了阿德勒心理学的重要观点,有很强的冲击力与指导意义。不过由于阿德勒心理学的特殊性,这本书里一些引申的观点可能让人难以接受,所以这也是一本可以放在身边时常翻阅的书籍。对于个人而言,除了少数几个观点不能理解,其他多数看起来要么被认同要么已经被实践过了。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遵循的是决定论(因果论)。<font color=#DAA520>阿德勒心理学基石之一,目的论。重要的不是追究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font> 我们每个人都会因为某些目的而选择了自己的生活与人生。即便这些目的可能是诸如“为了支配别人而产生愤怒的情绪”、“为了获得父母关注而表现良好、表现很差躲在家里或走极端”。我们不是受情绪控制而行动的。(而是为了更好的行动可能会产生某种情绪)

私人的愤怒与对社会的基于道理的愤怒是不同的。因为公愤超越了个人的利害关系。私人的愤怒只不过是为了达到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只是工具。不必依赖。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心理创伤论。 <font color=#DAA520>根据阿德勒心理学的目的论与割舍课题等依据,说明了经验不能决定人生。决定自己的是由我们赋予经验的意义。重要的不是你经历了什么,而是你如何运用它。</font> 所以不要由经验决定自己。通俗点讲就是一切向好的方面看,因为这才能对你产生积极的作用。你的不幸与幸福,是你自己选择(运用选择了不好的方面)的。所以有了你的不幸与幸福。阿德勒对世俗的这一本来看起来很“心灵鸡汤”的句子阐释的非常透明。 <font color=#DAA520>虽然没有人会故意为了做坏事而做坏事,但人人都会做自以为好的事情。</font>所以无论你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事,对你将来要怎么过日子一点影响都没有。决定你人生的是活在当下的你如何运用过去,这是你现在的事情。

个人注解:当然看起来,过去如果有不好的事情,也许人们往往会选择往不好的方向去发展,以为是自己放不下、以为自己是对的,其实只是被社会观念所束缚、为了别人而活,最后反而害了自己在深渊里越陷越深,然后就借口说自己现在的不幸都是别人的错,其实只是自己选择了不利于自己发展的道路而已。这些看法都是要结合第2、3章的思想才会明白的,也是我很久之前就想过的,但不是很确定对不对,现在看来还是有一定依据的,毕竟世界上还有人和我想的一样)

虽然,如果在感受不到幸福的状态下,继续做现在的你应该不会好到哪里去。但人往往选择不改变。 <font color=#DAA520>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正因为你自己下定决定不要改变。</font>毕竟,大家尽管有种种不满,但保持现在的我还是比较轻松又安心的。你之所以不幸,是因为缺乏变得幸福的勇气。想要改变生活形态的做法具体做法就是有舍弃现有生活形态的决心。(不在活在“如果我..的可能性当中”)

所有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1. <font color=#DAA520>所有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font> 比如你讨厌自己是因为下了决心你不要喜欢自己。(也许还为了可以给自己不改变和自己的失败找借口)比如脸红恐惧症是因为缺乏自信怕被拒绝。从目的论看,这样做的目的都是“不在人际关系中受伤害”。 人只有在置身于社会的脉络中,才能称为“个人”。所谓的内在烦恼并不存在。

  2. 自卑感是一种主观的认定。自卑感是最早由阿德勒提出时,是由“价值”、“较少”、“感觉”所组成的。 <font color=#DAA520>自卑感是跟自我价值判断有关的。而所谓价值必须在社会脉络(人际关系)中才能成立。</font>自卑感并不是客观的事实,而是主观的解释。比如小个子也许不会有高大强壮男性那么有压迫力,但会更容易让别人卸下心防,让别人放松无拘无束。小个子并不是低人一等。

  3. 人是在无能为力的状态下来到世界上的。 <font color=#DAA520>为了摆脱这种无力的状态,阿德勒称为“追求卓越”</font>(追求自己认为的理想状态,比如成为富翁就觉得不是无力了)。当理想无法达成时,就会对自己产生一种低劣无能的感觉,也就是自卑感。健康的自卑感并不是和别人比较比较产生的,而是跟“理想中的自己”比较后的结果,追求卓越也指的是向前跨步就行而不是与他人的竞赛。所以越是志向远大的人越容易有这种自卑感。

  4. 如果为了消除自卑感而更加努力向前、不满足现状,这种自卑感是不会有问题的。如果在还没做之前轻言放弃,这就不是自卑感而是自卑情结。 <font color=#DAA520>自卑情结指的是开始把自卑感当成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font>比如认为自己因为学历低而找不到好工作。阿德勒成为“表面上的因果律”来说明,就是把本来完全没有因果关系的事物,对自己说的好像关系多么重大似的,并让自己接受这种说法。实际上,这类人是不想成功,而是害怕跨出那一步而牺牲现在所拥有的享受,而且不想付出实际的努力。 <font color=#DAA520>没有人可以忍受长久的怀有自卑感的状态,因为这种负担重到人无法长久忍受。</font>怀有自卑感的状态,也就是感觉自我还有所欠缺,那么如何填补呢?健康的态度是,透过努力与成长来补足,然而没有这份勇气的人往往会陷入自卑情结,并渐渐地 <font color=#DAA520>发展成另外一种叫优越情结。</font>也就是表现得好像很优越,沉浸在虚伪的优越感之中。比如炫耀自己的特别,包括展现权威、炫耀名牌、炫耀不幸(用自夸骄傲的语气叙述不幸而用“你根本无法了解我的心情回复别人的安慰”。目的是借此把不幸当作武器,想要支配对方。

  5. <font color=#DAA520>为什么不要竞争?</font>因为人际关系轴上一旦有了竞争,就无法从人际关系的烦恼中脱身,无法脱离不行。因为竞争的最后会有赢家与输家。一旦意识到竞争,就会衍生出畸形的自卑感、甚至优越情节,认为别人的幸福都是自己的失败,进而把所有人都视为敌人,所以内心无法得到片刻安宁,最终自己永远无法感受实质的幸福。一旦脱离了竞争,就没有胜过别人的必要,从“可能会输”的不安中解脱,打从心底祝福别人,甚至为别人提供积极的贡献。只要感受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对世界的看法就会有所不同。世界不再是危险的地方,不会有无谓的猜疑心干扰,人际关系上的烦恼会少很多吧。

    补充:人是平等的。所以更不需要竞争。关于人为什么平等,参考第4部分最后。

  6. 现在常见人际关系中,你之所以习惯把其他人都当成敌人,是为了逃避 <font color=#DAA520>人生的任务</font>:行动面上是独立和能与社会和谐生活,心理面目标则是我是有能力的,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阿德勒心理学提出的这个明确目标具体分为:工作的任务、交友的任务、爱的任务。(任务意思是说不得不面对的事情)工作任务,难度最小,人际关系的深度最浅、距离最远。爱的任务包括恋爱与亲人关系两个阶段,难度最大。而人只有在感觉“只要和这个人在一起,就可以自由尽情地展现自我的时候”,才能真正感受到爱。<font color=#DAA520>真正的爱,彼此信任而没有束缚,彼此人格对等,没有自卑感,不必夸耀自己的优越性,可以处于平稳、自然的状态。</font> 找出各种借口来逃避人生任务的清醒称为人生的谎言。决定人生态度的是你自己。这不是责备,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勇气的问题。你为了逃避人生任务,才会选择借人生谎言的借口。比如讨厌某人是为了逃避与他之间的人际关系。毕竟如果你想逃避与一个人的关系,能找出一堆理由。

  7. <font color=#DAA520> 在人际关系冲突中,</font>正确的做法不是立刻爆发私人的愤怒,而是观察他这样做的目的是否为了挑起权力斗争,进而通过战斗达到自己借着胜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此时如果你真的愤怒了,反而符合了对方的目的,开始了争斗。而失败的一方则会进入下一阶段“复仇”,例如孩子进行无序行为是为了报复父母的管制,当人际关系进入复仇阶段,当事人双方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几乎已经是不可能了。所以当对方挑起权利斗争的时候,绝对不要随之起舞,而应该尽快脱身,<font color=#DAA520>不要回应他人的行动。</font>

<font color=#DAA520>认错、表达歉意的言辞、脱离权力斗争、(退出竞争)这些都不等于承认失败。</font>不要认为“我是对的”,因为那一瞬间就一只脚踏入了权力斗争。当你这样想的时候,就代表对方是错的,讨论的焦点已经从“某意见的正确性”变成了“我必须打败你证明我是对的”。此时,无论如何应该停止讨论。人际关系中 <font color=#DAA520>执着于胜负就会没有办法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font>

脱离权力斗争并不是忍耐,因为当你有忍耐的想法其实已经陷入了权力斗争。也不是不能生气而是不必只依赖愤怒来处理这种事。如果不是蓄意挑起权力斗争,最好处理后续事宜以及之后原谅他人。

割舍别人的课题

如何克服自卑情结,并避免人际关系烦恼?

为什么要分离课题?如何区分是谁的课题?<font color=#DAA520>所有人际关系中的纷争,差不多都是因为一脚踏入了别人的课题或者自己的课题遭到干涉所引起的。</font>所以我们必须站在这是谁的课题的观点,将自己与他人的课题切割开来。今天世界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羁绊,已经不是过去那种老套的方式可以解开的,必须要用全新的一些手法来切断不可。(课题的分离)<font color=#DAA520>区分的原则就是这个决定带来的结果,最后会由谁来承受。</font>

  1. 例如被认同的需求是为了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认同需求的目的只是避免被别人讨厌。只要做到社会意识,就完全不需要认同需求。而要做到课题分离就要<font color=#DAA520>有被讨厌的勇气</font>这种依赖于他人而活的方式,其实受到了赏罚教育的影响。因为这会衍生出一种错误的心态:如果没有人称赞我,就不采取适当的行动;如果没有人处罚我,就做不出不当的行为。甚至会为了满足他人期望而不断谎言自己都做得到,变得越来越累。所以既然你过的是你自己的人生,所以不要为了满足他人的认同而活。但这不代表让人们任性的活着。而是要做到“课题分离”。
  2. 例如孩子读书好坏最终结果是由孩子承受,所以他人如果要避免烦恼就不该干涉。最多只是鼓励,不能是直接安排、赞美、批评。而父母的干涉往往打着为了孩子的旗帜,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体面。在孩子没有提出请求的情况下不要一一插嘴干涉。
  3. 再比如需要协助的咨询者要不要改变,并不是阿德勒心理学中咨询师的课题。再比如一句谚语是这样说的:我们可以将马牵到水边,却不能强迫他喝水。只有自己才能改变自己(自己的课题)。

怎么做?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做的是选择一条自认为对的路,至于他人如何评论是别人的课题。<font color=#DAA520>不要介入别人的课题,也不要让别人介入你的。</font>例如工作中因为上司冷言冷语而觉得工作不好做,这是人生的谎言、是决定论的说法。目的是为了避免承认自己办不到或避免承认自己不想工作。我们应该去理解本人对自己工作的评论是他的课题,而不应该干涉或愤怒。

课题分离的好处及其他:课题分离虽然很多时候带来人际关系的便利性以及避免烦恼,但也有可能带来负担。所以就有人不愿意做到分离。典型例子,亲子关系-大人直接插手孩子的课题会比课题分离式的指导帮助更方便。

课题分离的2个疑问。<font color=#DAA520>课题分离不会导致彼此冷漠。因为课题的分离不是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而是入口。</font>我们通过课题分离来维持彼此之间的情谊,使得它更为长久。例如别人真心来帮助你,那也是受到了“回报”观念的束缚。别人怎么做是别人的课题,你怎么做是你的课题,并不需要一定非常热情地近距离地回报别人。反而留一点距离会更好,相信一个真正诚心帮你的人不会因为你没有热情而记恨你。反而以后如果他请求你“干涉他的课题”,你应该根据情况选择是否要帮忙。 <font color=#DAA520>课题分离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强调了个体的独立性与自由。</font>相反,介入别人的课题才是以自我为中心。打着旗号,在别人没有请求的时候对别人的事情横加干涉,这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典型案例。合群与不合群的话题也很适合用课题分离来解释。

总结: 真正的自由,<font color=#DAA520>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font>真正的自由总是在和人类的自然欲望做斗争。想要行驶自由,就要付出一些代价。如果你无法不在意他人的评价、无法不害怕被人讨厌,也不想付出可能得不到认同的代价,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得不到自由。这不是在要你“惹人讨厌”,而是让你别害怕被人讨厌。<font color=#DAA520>如果能够通过课题分离和不害怕被人讨厌实现自由,你就拥有了人际关系中的王牌与主动权。</font>

世界的中心在哪里

<font color=#DAA520>当在人际关系中遭到困难,找不到出口的时候,应该去倾听更大的共同体之声,从更大的共同体中寻求归属感与贡献感。</font>在更大的共同体中,人人平等,就会有勇气反对不合理的要求。(例如反对老师的不合理要求)归属感就是觉得可以安身。归属感必须自己主动积极参与共同体才能获得。也就是正面迎接前面说的三种人生任务。

社会的最小单位是我和你。阿德勒认为包含从过去到未来、从两个人到全宇宙的一切都是共同体。

<font color=#DAA520>我们每个人都有所不同,但都是平等的。</font> 人类的价值不应该由知识经验与承担的责任方面有所差异这些决定。小孩与大人平等,是将小孩子看成同样的人而不是看成大人。 人的价值。在经济上是否占优势,跟身而为人的价值是毫不相关的。例如家庭主妇与公司职员只是在工作场所和职务有所不同罢了。正是符合“虽然不同,却是平等的”观念。男性若因此责备,恰巧体现了男性隐藏的自卑感,试图通过这种责备来体现自己的优越感。

由上可知人的价值是平等的。所以我是自己人生中的主角,但我并不是世界的中心而是共同体的一份子。有人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主角所以才会总想着别人能给予他什么。这种人以自我为中心,例如暴君似的、没办法配合或故意不配合团体行动、做不到课题分离更被认同需求束缚的人(之前解释过,看上去很在乎别人认同,其实只关心自己被不被认同)。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就是无法再分割的整体。不应该分割为生理与心理。<font color=#DAA520>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就是社会意识。把别人当成伙伴,并感觉到有自己的归属,就称为社会意识。</font>社会意识是我们在思考什么事幸福的人际关系时,最重要的指标。人生幸福的导引之星就是贡献他人,只要做到这一点那么做什么都没关系。

课题分离是建构人际关系的入口。如何达到人际关系的终点-社会意识,并获得幸福呢? 我们应该建立一种相互协调、合作的横向关系。你去称赞或责备他人,都符合了一种纵向关系,带有上下级的意味。责备或称赞的背后隐藏了操控的目的。(即便很多是无意识的做法)现在的社会中,包括亲子关系、工作关系中都体现了这些。

课题分离后如何做?阿德勒心理学不提倡介入他人课题,而是提倡<font color=#DAA520>在课题分离后与人建立横向关系,对人施以鼓励方式的援助</font>。并不是命令式的介入。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这种鼓励的援助很难,甚至比不分离要花更多精力。也许很难有人做得到,但这应该由你开始,完全不必考虑他人是否提供协助。人实际上是很难灵活运用“我”的。

为什么要建立横向关系?而且只要你与任何一个人建立了纵向关系,那么不知不觉间你所有的人际关系都会采用“纵向”关系。当然横向关系并不是让你和所有人交朋友,重要的是,在意识上是对等的,而且该坚持的地方就坚持,坦坦荡荡不退缩。例如如果你面对上司不合理的要求而选择听从,那么你的目的只是为了闪避人际关系的细枝末节,逃避责任,屈服于纵向关系,如果失败责任在于你。

<font color=#DAA520>为什么采取鼓励的做法(正面)?</font>在听到感谢的话时,就明白自己是对他人有贡献的。这会让人感受到自己对共同体来说是有益的。而当一个人感觉到我对共同体来说是有益的时候,就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人只有在觉得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会有勇气。

这里的价值不仅从行为层面看这个人做了什么事,而且要考虑有的人本身存在就有价值。存在就会让他人精神的支柱。举例来说,例如要诚实地看待孩子原有面貌,而不是由理想模范生开始扣分;例如病危的亲人、例如当一个学习不好的孩子主动帮忙而此时父母劝孩子“这种事不用你来,快去上学”。

<font color=#DAA520>为什么采用鼓励的做法(反面)?</font>纵向关系会产生赏罚教育,赏罚教育的目的只是操控。而且人会因为称赞而形成“自己没有能力”的信念。称赞这件事完全是有能力者给无能力者的评价。如果你得到称赞会觉得开心的话,就等于遵从了纵向关系承认自己没有能力。纵向关系实际上是认为对方比自己要低一等,所以产生了介入。而横向关系是建立在彼此平等的观念上的。

认真活在当下

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牵制自我。我们应该把对自我的执着与过度关注切换成对他人的关心,进而拥有社会意识,<font color=#DAA520>实现幸福目标。其中需要的三个步骤是:

为什么要活在当下?<font color=#DAA520>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font>,不是一条线。我们只能生活在当下。这种实现式的人生,当下既是结果也是过程。这种人生之舞没有目标。也许只是当下自己内心会有一点倾向而已。所谓远大的理想和伟大的人物,也是从小目标一点一滴做起,并不是开始就高瞻远瞩。如果为“此时、此刻”点上闪亮的聚光灯,应该是既看不见过去也看不见未来。过去发生什么和现在没有关系,未来会发生什么也不是现在应该考虑的问题。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没有活在当下。因为活在当下,所以从这一瞬间开始你就能变得幸福。

如何在当下生活?两种方式:

  1. 为了得到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的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通过捣乱、做脱序行为寻求别人的关注,这种被阿德勒称为“简便的追求卓越”。而“报复”、“复仇”很容易和“简便的追求卓越”挂上钩。
  2. <font color=#DAA520>甘于平凡的勇气。但这不是无能,是拒绝平庸,是没有必要可以夸耀自己的优越性。</font>

在面对人际关系纠纷时,只有发动攻击的那个人是有问题的,绝对不是大家都错了。生活中不要自己把某个人的攻击当成大家的,以为全世界都在攻击自己。否则这是一种缺乏人生协调的生活方式。

人生也许会遇到天灾或悲剧,在面对时我们都要有所行动,必须正面对康德所说的“倾向性”。多想想今后应该做什么。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赋予。

您如果觉得有用,觉得写得还不错,可以一元赞赏作者。
   
微信捐赠图片
   
支付宝捐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