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印象

有人曾问过我对于台湾印象,有人想让我写写对台湾的看法,但我基本都呆在大台北地区(桃园、新北、台北、基隆),最远去过嘉义县鹿港小镇。所以还是以台北作为典范来写写吧,不敢妄言整个台湾岛。

StartTime: 2016-10-22, ModifyTime:2017-04-02

一个长居台北的人,一定能记得台北明媚灿烂的阳光、白天黑夜里剔透晶莹的蓝天、随时都可能开始的大雨。在我印象里,台北的天气只有这三种。

晴天

晴天多一点还是雨天多一点真心分不清。要是我说,还是晴天给我的印象最深刻。

这才是我印象中的台北,天空蔚蓝的。

以前在老家,只有初秋里才会看到如琥珀般透明干净清爽的蓝天,最喜欢的是躺在那片刚收割过的田野上,任意的换姿躺,软软草地里也不嫌脏,就那样微眯着眼睛看着蓝天,仿佛这就是天堂。

台北几乎只要是晴天,天空永远那么的明净。一见倾心,一见钟情,一面爱上她。喜悦并非是谁都不知道的,只想藏在心里,讲给喜欢的人听。所以我说台湾是个恋爱圣地。怪不得能拍出《那些年》、《不能说的秘密》、《听见下雨的声音》那些唯美的片子。

晴天里,无论白天黑夜,你去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旧迹斑斑,文艺细胞多一点的人很容易喜欢这里。小河边的石桥,小区里的庙宇,街道的石碑,幽深的小巷。景点里,多是石板路,店家则沿路摆摊。海天一色或是绿茵匆匆里铁道绵延,风景触手可及。

行走在大街小巷,不经意间进入的店家,就可能和大陆某地方具有深厚的感情。也许曾探过亲,也许曾打拼多年,也许出身于那里。老人家会更喜欢喝茶品咖啡,慢慢跟你聊他与大陆的过往;年轻人更喜欢新鲜的电视节目或者更憧憬魔都的繁华与大手笔。除了偶尔从外面走进来的老顾客,操着一口熟练地闽南语让你一头雾水,完全不会感觉在离家千里之外的地方。
两岸关系不管多么复杂多变,但华人骨子里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却是怎么也不会被切割开的。孙中山先生百年前说过‘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五百年前的明朝,借《三国》之书还说过‘天下大势分久必合’。两岸分离六十余年,七子之歌犹在耳边回荡,祖国母亲最后一个孩子也该回来了。

下雨天

在这里,那些年,一场大雨也不会错过。

最早写这篇的时候恰逢连绵雨季,已经不知道是2016年来台北的第几场雨了,仿佛每时每刻都在下雨。这里是下半年的台北,夏季的高温会持续到11月,雨季相伴而行。

在南京的时候不喜欢被淋到,反而在台北更喜欢被雨打湿。除了空气质量的区别,也许在于心境的平和。其实,只要在台北呆久了,多少都会淋雨。这里的雨,不会有什么时间季节的规律,多数时候同样不会有什么预兆,仿佛一个任性的少女,想下就下,想停就停。或许是明天,或者是下午,或者是你走出楼的那一刻,或者就是你抬头的那一瞬间,雨点就会洒落。

下雨天最适合呆屋里胡思乱想。瓢泼大雨,狂风暴雨,温和细雨,各有各的风情。不远处的椰子树每年能挺过台风季真是挺不容易的。若是遇到下雨天出去,撑把伞,走过每个路口,看过每个匆匆忙忙的人,也是不错的体验。不过确实高中都放假,又这么爱下雨,难怪那些电影里会有那么多下雨天的偶遇。

冬天

11月北方已经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了。先是北京,后到中原,再是南京上海。而台北在两场雨后,是秋天。礼拜一早出门,满地黄叶,秋风飒飒。满是湿气的海风吹过,让我这个只见过干冷深秋的孩子感觉浑身不自在,仿佛还在夏天,又好像到了冬天。

寒假开始的时候,连着几天都是灰色的天,坐半个下午猛一回神惊觉浑身凉意,才终于发现到了冬天。和老家一样一样的,灰色天空成为冬天的标致,除了没有雪,没有那么冷。

您如果觉得有用,觉得写得还不错,可以一元赞赏作者。
   
微信捐赠图片
   
支付宝捐赠图片